首页公司概况新闻中心产品中心销售服务技术支持客户案例购车流程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销售经理: 马经理
  • 联系电话: 138 7289 0055
  • 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微信号: m13872890055
  • 邮件: mk@hbclqcw.com

微信扫码
不仅是专业的导购
还是聊车的好伙伴

推荐新闻NEWS DISPLAY

我国商用车在竞争中壮大

作者: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268 发布时间:2013-07-15 09:53:07

分享:

    在笔直宽阔的公路上,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一辆辆城际间豪华大巴风驰电掣般驶过;在城镇、乡村,一辆辆小货车灵巧地行驶在狭窄的道路上;一个个风景名胜区,穿梭着靓丽的旅游大客车;一座座新老城市内,不同规格的公交客车成为城市名片……

    这些车辆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商用车,我国约有99%的在用商用车,有一个共同的品牌——中国造。

    以载货车起家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已有60年的光辉岁月。我国商用车的发展历史,是一部自主发展的产业史。改革开放后,洋品牌商用车纷纷涌入,自主品牌商用车企业不仅能够在国内竞争中牢牢占据具有绝对优势的市场阵地,更将触角伸展到海外,与国际商用车巨头展开周旋,这是让国人称赞的地方。

    产销规模  今非昔比

    从1953年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奠基至今,已经有60年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商用车从无到有,奠定了日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商用车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拥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骨干企业,成为我国商用车战线的主力军。

    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载货汽车年产销量仅有9.6万辆。到了2007年,载货车年销量达到214.45万辆,客车年销量达到34.95万辆,商用车销量增长了整整25倍。2007年以后,我国商用车产销规模持续壮大,2010年,商用车产销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比上年增长28.2%和29.9%,达到顶峰。

    随着我国经济增幅放缓,2011年,由于载货车需求明显下降,商用车产销量大幅下滑。2012年,我国商用车产销374.81万辆和381.1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7%和5.5%。今年上半年,经历了经济减速的“寒冬”,商用车市场开始好转。今年1~6月,商用车累计销售208.72万辆,同比累计增长8.2%。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商用车行业如此大的产销规模,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洋品牌商用车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仅约1%。”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产品品种  丰富多彩

    随着国内商用车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我国商用车种类也在不断丰富。

    我国载货车产业发展前期,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型载货车,产品结构不合理,重卡和轻、微卡严重缺乏,大吨位的货物中卡拉不了,小吨位的货物用中卡又浪费运力。引进奥地利斯太尔91系列重卡技术以及日本五十铃N系列轻卡技术后,我国缺重少轻的局面逐步得到改观。

    今天,我国载货车产品结构已从中型卡车一统天下,转变为重、中、轻、微型货车以及低速运输车并举的局面。除此之外,在细分商用车市场,随着运输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载货汽车品种,也不再局限于牵引车和栏板货车这类大路货的产品,各种专用改装车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后,我国客车产品也不断丰富。为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各客车企业开发出公路客车、旅游客车,以及多种多样的公交客车,如低地板、低入口公交车,BRT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等。为满足大型机场和接驳旅客使用的摆渡车和机场巴士。为“三农”服务,满足“村村通”需求而开发的农村客车。为接送中、小、幼学生及儿童的校车等一大批不胜枚举的专用客车应运而生。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的中国客车已基本形成了大、中、轻型齐全,高、中、低档兼备的产品格局,已经成为全球客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设备  刮目相看

    业内专家对记者说,商用车产品技术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装备。

    记者曾经走访过国内诸多卡车企业,如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华菱星马以及陕西重汽等新老商用车企业。在生产车间,自动化焊装机器人、阴极电泳涂装线、自动喷涂油漆生产线等先进生产设备,让记者应接不暇。这些过去只有在轿车生产车间才能看到的装备,如今已得到普及,成为卡车生产线的主角。

    一位重卡企业负责人曾这样告诉记者,卡车市场从来不乏洋品牌产品,关键看如何确定与外来品牌的关系。只要坚持自主发展,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勇于挑战国际先进水平,善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就不用担心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商用车市场无立足之地。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各大卡车生产企业纷纷推出瞄准国际中、高端市场的旗舰产品。10年前被视为“神器”的200马力载货车,发动机功率已被多次刷新,如今,国内企业生产的大功率重卡,动力可高达500马力。从污染物排放水平上看,经过第一阶段至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现在的重型商用车排放不仅可满足国Ⅳ标准,且具备升级到国Ⅴ甚至国Ⅵ标准的潜力。从重型商用车变速器的技术水平上看,中国重汽与法士特自主研发的AMT已实现批量装车,手动变速器已大量应用同步器……“这些技术提升,都是支撑我们与洋品牌竞争的砝码。”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在客车行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还没有客车专用底盘技术,国产客车都是在卡车底盘基础上改装而成,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移动功能。进入“自主设计和销售、全球采购装配制造”的新世纪,我国客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令人惊讶。许多客车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和管理,大大提升了产品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拥有“欧洲客车之父”之称的世界客车联盟秘书长洛克,今年5月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参观交通客车展时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客车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知名品牌客车的水平已十分接近,中国很多高端客车已成功进入要求严格的欧洲市场。毫无疑问,中国客车已经成为世界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

24小时购车热线: 马经理   138 7289 0055 (微信同号)